扬州职大打造“运河+思政”公益课堂 让运河文化“流行”起来
发布人:yztw  发布时间:2024-03-22   浏览次数:10

3月20日,扬州市职业大学举行以“美丽运河,美好扬州”为主题的团团公益课堂启动仪式,让学科专业助力运河文化创新发展。同时,现场以文化集市的形式展示了学生的公益课程内容,为城市传承运河文化、学校培养技能人才、学生发挥个人特长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新平台。

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,此次公益课堂展示共有“运河与文化”“运河与生活”“运河与科技”三个板块,通过不同板块的展示与体验,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元素、精神价值,与学校育人中着重强调的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、技能报国相结合,讲好运河思政故事,点亮职教服务之光。

融合运河元素 丰富公益内涵

“我们在宋夹城参加文化大集展示的时候,好多游客都非常感兴趣,问我们这些耳环卖不卖。”来自扬州职大艺术学院的顾欣洁同学开心地说。

据悉,该校艺术学院“‘童’读‘同’美,传‘运’育心”课程已开展3年。在志愿者的指导和讲解下,参与课程的小学员们了解中国非遗技艺绳结、阅读运河故事、制作运河文创产品,把运河文化传播和书香扬州建设有机结合起来。

在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的展位上,能品尝到最地道的运河味道。有香脆可口的江都蛤蟆酥、有软糯香甜的仪征方糕,还有外黄内酥的秦邮董糖……不仅卖相美观,吃起来也和市面上卖的不一样,因为这是同学们根据文献记载用食品实验室的设备复制出来的“历史上的运河味道”。

旅游学院“霞客先锋队”的志愿者们展示了专业的导游服务技能,为现场同学一一讲解了扬州“运河十二景”的特色与相关的历史文化典故:风景优美的七河八岛、“三湾抵一坝”的运河三湾、融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的瘦西湖、文章太守风流宛在的平山堂……电子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则讲述了“邮票上的运河”,并利用专业技能展示太阳能小屋的工作原理,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太阳能光伏电站在邵伯船闸中的妙用。

增强互动交流 展现专业技能

“扬州职大开展了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,设立运河文化体验区,让参与者们通过亲身体验,感受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参与者们可以动手体验运河文创、参与运河文化主题的互动游戏,深度交流、深度体验。”世界运河城市合作组织秘书长邓清说。

土木工程学院精心制作了运河微缩沙盘,机械工程学院准备了3D运河桌游,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同学为运河水质写出环评报告,经济贸易学院用传统拓印讲述运河漕运税收,信息工程学院则是把运河“装”进了VR眼镜……参与者在感受运河文化的同时,也能充分了解和体验不同学院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特色。

在国际交流学院展区,中外学生合作的情景短剧表演《郑和返乡记》。在“寻访运河遗迹 赓续丝路精神”课堂中,外国留学生们还现场制作了阿拉伯书法明信片,展示了“汉娜手绘”,分享了印尼咖啡和椰枣。通过文化互动体验的方式,再次诠释了“文明因互鉴而丰富,文明因交流而多彩”。

搭建校地桥梁 提供精准服务

该校团委书记夏晓青介绍:“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提高,学校的培养方式在进步,社会对这一类课程活动的需求也在增强。”

据了解,扬州职大还邀请了扬州许多街道、社区负责人参与公益课堂展示和体验环节。参观过程中,各街道、社区纷纷向感兴趣的公益课团队现场“订课”,提出具体需求,相关团队则现场“定制”课程方案,为社区“量身打造”更适合受众群体的系列课程,共同推动运河文化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生根发芽。

此前,该校在石桥社区开展的“科技过大年”公益手工课、在仁丰里打造的“小巷里的夏令营”等系列“团团公益课程”,广受社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欢迎。

该校党委副书记陈亚鸿介绍:“通过‘团团公益课堂’这一平台,学校不仅让运河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,更让运河文化走出校园、走向社区。下一步,我们会继续深化‘团团公益课堂’的内涵和外延,不断创新推广方式,让运河文化再次‘流行’起来,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”